新闻资讯

基层环保该抓哪些重点?

2015-10-15 09:30

在去年的环保工作中,甘肃省平凉市环保局抢抓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的机遇,紧密结合环保工作实际,把理清思路、注重实践、解决问题、推动落实作为试点的切入点和落脚点,“坚持六条路子”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。污染减排、生态保护、农村环保、执法监管、能力建设等都取得了新突破,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
  坚持科学发展的路子,实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突破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,我们坚持重新审视市情,优化发展思路,创新机制,破解难题,健全环境保护科学决策体系。开展了农村环境治理、生态文明建设、节能减排集中攻坚等活动,形成了群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的浓厚氛围。强化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,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意识。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,成为保障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。在重大项目建设中,坚持环境优先,充分考虑环境容量,听取环保部门意见,公开环境信息,推进公众参与,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。把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,作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,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,健全了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评价、环保约束、资源配置等机制。
  坚持保障民生的路子,实现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新突破。一是集中整治,坚决关停石灰土立窑和太统水泥公司,有效地改善了平凉城区大气环境质量,保护了太统——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。二是关小扶大,提升产业发展水平。通过整合提高,关小扶大,使原有资源优势得到永续利用,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,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。
  坚持清洁生产的路子,实现污染减排的新突破。我们把污染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、优化经济增长、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,大力推行清洁生产,深入开展“节能减排效益年”活动。市政府审定印发了《200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》,列入计划的18个重点治理项目全面完成了年度任务,共完成投资16415万元。集中实施了一批城市污水、垃圾处理、集中供热和农村饮水工程。平凉城区污水处理厂累计完成投资1.454亿元,运行率达到80%以上,负荷率达到75%以上,通过了省里的验收。
  坚持循环经济的路子,实现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新突破。坚持“生态立市”战略,按照《生态示范区创建规划》和《实施方案》,制定印发了《平凉市生态示范乡镇考核验收办法》和《平凉市生态村考核验收办法》,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抓手,大力开展生态工业、生态农业、生态城市、生态矿区创建活动。制定了《平凉市循环经济试点方案》,开展了“点、线、面”结合,“大、中、小循环”的循环经济试点,启动了从企业到行业再到社会各层面的工作。坚持把发展林果业、草畜业和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,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,积极推广无污染、无公害和节地、节水等农业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,推行生物养殖、生物基地膜、生物病虫害防治,建成了崆峒区丁寨生物养猪场、静宁县大地滩生态农业园区等一批示范典型。
  坚持农民自治的路子,实现农村环保工作的新突破。坚持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,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。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系,实现环保大网的全覆盖;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,改善农村环境质量;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,促进农村产业发展。
  坚持创新发展的路子,实现环境执法监管能力建设的新突破。我们按照环境保护部“五大建设”的要求,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,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和执法能力建设。加强业务培训,先后举办农村环保、污染源普查等业务培训班5次,培训人员580多人次,外派36人次参加了国家和省级业务培训。采取统一的教材、分散培训、集中组织、闭卷考试的形式,对全市110多名执法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考试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,多次受到试点办肯定和表扬,被市委命名为“科学发展示范单位”。加快环保设施项目建设。成立了市环境信息监控中心,落实编制5名,向社会公开招考专业人员4名。完成投资220万元,建成了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,完成了与平凉发电公司、华煤集团等9家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测设施的联网,实现了省、市实时监控,彻底杜绝了治理设施停运问题,提升了环境监管能力,提高了环境执法监管水平。